文/董晓彤
在毛泽东丰富的藏书中,罗隐的诗歌被圈画得最多,达到了惊人的91首,这一发现令人颇感意外。与李白相比,罗隐的诗歌在毛泽东心中似乎占据了更为重要的位置。这不仅展现了毛泽东对罗隐诗歌的深厚情感,也透露出他对罗隐这位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特殊青睐。
罗隐,原名横,字昭谏,号江东生,是杭州新城(今浙江富阳)人。他天资聪颖,少年时便显露出卓越的文学才华。尽管多次应试却未能如愿及第,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不容忽视。罗隐的诗篇中充满了对现实的关切,多愤懑不平之言,他的才华和坎坷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魅力。
毛泽东圈画的罗隐诗歌,多聚焦于那些反映社会现实、抒发个人感慨的篇目。如《王濬墓》《西施》《秦纪》《焚书坑》《董仲舒》等,这些作品通过古今对比,抨击现实,反映了罗隐对时代的深刻反思。
除了对罗隐诗歌的热爱,毛泽东对罗隐的生平遭际及才学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他在阅读《嘲钟陵妓云英》时,对罗隐的坎坷经历表示了深深的同情,并在诗中批注了“十上不中第”,这不仅是对罗隐诗歌背后故事的解读,也是对他个人命运的感慨。
此外,毛泽东对罗隐的军事才能也颇为赞赏。他在阅读《通鉴纪事本末》中关于罗隐建议钱镠筑杭州城防的记载时,批注“昭谏亦有军谋”,充分肯定了罗隐的政治洞察力和军事才能。
毛泽东与罗隐的诗歌共鸣,不仅体现在对诗歌本身的喜爱上,更在于对诗人人生际遇和才学的深度认同。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,使得罗隐的诗歌在毛泽东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,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。
本文为《党史博采》原创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。维权支持: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凯骏广告(上海)有限公司官网,本文标题:《王、关、戚事件时,毛主席引用了罗隐的一句诗,人们由此得出三人大势已去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